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常州市全民义务植树情况,提高全民爱绿护绿意识,营造全社会支持参与义务植树的浓厚氛围,常州市于2024年2月1日至2024年3月3日对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民意征集,现将调查结果反馈如下:
一、调查结果
1. 您的性别?
男 占 60%
女 占 40%
2. 您的年龄是?
10岁及以下 占 0%
11-20岁 占 10%
21-30岁 占 0%
31-40岁 占 20%
41-55岁 占 60%
56-60岁
占 0%
61岁及以上 占 10%
3. 您知道植树节是几月几日吗?
3月12日 占 100%
3月21日 占 0%
4月12日 占 0%
4月21日 占 0%
4. 这几年您亲身植过树吗?
植过很多 占 30%
植过一两棵 占 20%
没有植过 占 50%
5.条件允许下,你会愿意参加义务植树吗?
愿意 占 90%
不太愿意 占 10%
6. 您参与义务植树活动的尽责方式是什么?
造林绿化 占 50%
抚育管护 占 20%
自然保护 占 50%
认种认养 占 40%
设施修建 占 10%
捐资捐物 占 20%
志愿服务 占 50%
其他 占 40%
7. 您通过什么方式参与义务植树活动?
个人参与 占 20%
单位集体组织 占 50%
社会志愿团体 占 20%
其他
占 10%
8. 您参与义务植树活动的地点是哪里?
大型国有林场 占 0%
义务植树基地 占 30%
其他指定城市绿地 占 20%
非义务植树指定地点 占 50%
9. 您参加义务植树的地点距离您家(或单位)多远?
5公里以内 占 60%
5-10公里 占 20%
10-20公里 占 10%
20-50公里 占 10%
50公里以上 占 0%
10. 如果义务植树活动参与度不高,您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植树基地过于偏僻,交通不方便 占 40%
公民参与意识不够,觉得没有必要 占 40%
参与义务植树的渠道不畅通,不知道如何参与 占 50%
不懂得植树相关知识,专业技术缺乏 占 20%
其他 占 20%
11. 您认为当前义务植树基地存在哪些问题?
交通不便 占 30%
设施不完善,不人性化 占 30%
不能提植树供工具和技术指导 占 30%
环境恶劣 占 0%
面向公众开放时间短 占 60%
其他 占 20%
12. 您是否参加过网络植树?
是,参加过 占 20%
不,没参加过 占 80%
13. 您主要通过什么平台参加网络植树?
“中国网络植树”网站 占 10%
“全民义务植树”网站 占 10%
“中国网络植树公益网”网站 占 10%
“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网站(中国植树网) 占 10%
蚂蚁森林 占 40%
其他网站 占 10%
没有参加过 占 50%
14. 您认为当前全民义务植树活动还存在哪些不足?
无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本次参与调查问卷的参与者中,20岁及以下占比10%,31-40岁占比20%,41-55岁占比60%,61岁及以上占比10%,调查对象总体以中青年为主。
在参与度方面,90%的参与者表示愿意参加相关活动,只有10%表示不太愿意参与。可以看出,大部分市民都有参与义务植树活动的意愿,并且不少市民已经参与过活动。参与调查者主要通过单位集体组织(50%)、个人参与(20%)、社会志愿团体(20%)三种渠道参与全民义务植树活动。
在参与形式方面,50%的参与者是通过造林绿化的形式,20%是通过抚育管护,50%是通过自然保护,40%是通过认种认养,10%是通过设施修建,20%是通过捐资捐物,50%是通过志愿服务,40%是通过其他形式。可以看出,更多市民是通过传统的造林绿化形式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的。
当被问到义务植树活动参与度不高的主要原因时,40%的参与者认为植树基地过于偏僻,交通不方便;40%的公民参与意识不够,觉得没有必要;50%的认为参与义务植树的渠道不畅通,不知道如何参与;20%不懂得植树相关知识,专业技术缺乏。可以看出,市民参与度不高更多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同时自身专业知识不足也限制了参加的频次。此外,对于网络植树的知晓上,80%的参与者表示没参加过,只有20%的参加过,但是还是有40%的从蚂蚁森林平台参加了网络植树。可以看出,随着互联网方式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渠道逐渐受到广大市民的欢迎,但是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做的还不够。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做好宣传发动。结合实际设计制作义务植树主题短信、海报、倡议书、短视频、公益广告等形式多样的宣传产品,统筹用好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站、微信、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扩大宣传覆盖面,讲好义务植树故事,努力营造全社会爱绿植绿护绿兴绿的浓厚氛围。重点结合3·12全国植树节、3·21国际森林日等特殊时间点,积极开展广场咨询,绿化宣传进学校进单位进社区等活动,引导广大市民通过抚育管护、认种认养、志愿服务、网络捐赠等新的形式尽植树义务。
二是创新管理方式。加强网络平台管理,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不断拓宽全民义务植树领域,丰富全民义务植树的参与形式、活动模式,为全民义务植树注入新活力;丰富尽责形式,结合实际,组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义务植树活动,活动形式不局限于植树造林,通过丰富尽责形式,推动多样尽责真正落地;做好后期管护,不定期组织人员对造林成活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切实提高树木存活率,确保管护措施落实到位,有效巩固提升植树造林成果。
三是保障市民参与。以方便市民尽责作为全民义务植树工作的出发点,加大对义务植树的空间布局进行统筹规划,选定更多的义务植树场地,方便不同地区的群众参与义务植树;积极策划并发布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义务植树活动,主动回应市民希望参与义务植树的需求,做到“应上线、尽上线”,方便市民“一键”参与;切实做好活动组织实施,活动结束后及时在线反馈实施情况,增强尽责活动黏性,吸引市民持续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