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夜蛾科
7月以来,我市出现持续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大多数适应高温的虫害发育周期缩短,世代累积明显,种群密度达到全年发生盛期,为害加剧。近期,通过对监测点收集的虫情分析,夜蛾科成虫数量明显增长,夜蛾科害虫即将进入盛发期。各辖市区应结合绿地实际情况,指导和督促养护单位开展园林有害生物的巡查,尤其是草坪、草本植物等,做好以夜蛾科有害生物为主的鳞翅目害虫的防治工作,维持良好的绿地景观效果。
近期高发的夜蛾科害虫主要有:
1、黏虫
一年发生5-6代,主要危害多种禾本科农作物、草坪。成虫昼伏夜出,对灯光有一定趋性,对糖、醋、酒混合液和杨、柳枝条有明显的趋性。幼虫也昼伏夜出,受惊会吐丝下垂,有假死性;3龄后食量增大,食全叶,叶片食尽后集体转移为害。6月下旬至7月上旬、8月中旬为第二、三代幼虫为害期。
2、斜纹夜蛾
主要危害结缕草、早熟禾、黑麦草、马蹄金、白花三叶草、红花酢浆草、月季、菊花、荷花、木槿、桑、茶、蜀葵、泡桐、睡莲等植物。一年发生5-7代,世代重叠明显,7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盛发期。成虫昼伏夜出,有较强的趋光性。幼虫畏光,常藏于阴暗处,傍晚取食为害。幼虫4龄后进入暴食期,如食料不足,有群体迁移习性。
3、梨剑纹夜蛾
主要危害梨、桃、柳、梅、木槿、杨、李、刺梅、槐。一年发生3-4代,6-7和8-9月是各代幼虫发生期,夏季在叶上结茧化蛹,蛹期11天左右。幼虫常在叶背取食为害。
4、葱兰夜蛾
主要为害葱兰、朱顶红等,1年发生5-6代,成虫有趋光性,卵产于葱兰等寄主植物叶上。幼虫孵化后以群集取食,将寄主叶片取食殆尽。当夏季比较炎热时,幼虫早晚取食,取食后于阴凉处栖息。
防治方法:
1、物理防治:安装频振式诱虫灯诱杀成虫。
2、生物防治:5月底至9月可使用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杀斜纹夜蛾雄成虫。
3、化学防治:喷洒Bt乳剂500倍液或短稳杆菌悬浮剂800倍液或森得保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或1.2%烟参碱800~1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防治幼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