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管之窗 >> 市容环卫 >> 环境卫生 >> 内容
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理工程技术”科技成果评估会隆重召开-------整体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发布日期:2011-07-03  来源:城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2011年7月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在常州富都盛贸大酒店主持召开了由同济大学、常州市城市管理局、常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常州市环境卫生综合厂共同完成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理工程技术”科技成果评估会。由中国工程院郝吉明院士领衔的评估专家组、住建部高立新处长、省住建厅王华成工程师、常州  市政府副秘书长沈小勇、市城管局陈清副局长以及市相关部委办局领导出席评估会。    

    评估专家组及相关领导首先对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理工程进行实地参观;评估会上,常州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沈小勇致欢迎辞,住建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高立新宣布评估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推选评委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何品晶教授作飞灰无害化处理工程技术研究工作汇报,评估委员会对该汇报进行讨论并提出意见和建议,最终形成具有权威的评估意见。会议最后,陈清副局长代表常州市城管局作答谢辞。

    据了解,该工程应用了同济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研究所研发的已授权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化学稳定和物理固化,使飞灰中的重金属转化为无毒化合物。该成果通过工艺关键设备的优化集成和运行条件优化,成为我国《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颁布后,国内首个达标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理工程。是管、产、学、研紧密合作,实现技术工程化应用的范例。

    由中国工程院郝吉明院士领衔的评估专家组高度肯定了成果的技术水平与工程效果。认为:该成果解决了物料混合搅拌、计量等关键技术问题,集成化和自动化水平高,已达到工程规模稳定运行的要求。实现了我国生活垃圾组成背景下的焚烧飞灰化学稳定处理工程化运行,规模达到800t/d生活垃圾焚烧当量;整体技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处理过程增容率<10%,显著减少了危险废物处置量;处理后飞灰进入卫生填埋场处置,大大节省了全过程处理费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建议积极推广,为解决我国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管理难题、控制衍生二次污染提供技术支撑。

    常州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稳定化处理工程的成功实践表明,该成果适合我国焚烧飞灰性质,符合国家处理生活垃圾的需求,具有技术经济优势,推广应用的预期市场容量可达42万吨/年,潜在节支额43600万元/年。

    

主办单位:常州市城市管理局 常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常州市园林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2号楼A座1-2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298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13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