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管之窗 >> 园林绿化 >> 园事花事 >> 内容
圩墩遗址公园7月28日起免费开放
发布日期:2009-07-28  来源:城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经过一年的改造、扩建,位于常州市戚墅堰区的圩墩遗址公园于7月28日正式向市民开放。改扩建后的圩墩遗址公园,规划面积达20公顷,集中再现了6000多年前“常州第一村”的风貌。
      圩墩遗址位于常州戚墅堰区圩墩村内,是迄今发现的常州地区最早的古村落,距今已有5000至6000年的历史。圩墩文明是新石器时代太湖地区远古文化的一支祖先,在考古学上被称为马家浜文化中的“菘泽中层类型文化”。1983年,圩墩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为展示新石器时代的古文化,常州在圩墩遗址西侧建造圩墩公园。遗憾的是,当时出土的石器、陶器、玉器饰品,以及石纺轮和陶纺轮等一大批文物,现都保存在国内各大博物馆内。原有的圩墩公园内,能体现圩墩文明的元素不多。
      为了更好地挖掘、保护圩墩文明,也为了进一步实施敞开公园普惠于民工程,扮靓常州东大门,2008年7月,我市开始对圩墩遗址进行保护和周边环境整治。此次圩墩公园改造,主要遵循五个原则,即保护文脉原则;遵循生态优先及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运用现代的造园手法和景观材料体现时代性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亲水性原则。改造后的圩墩公园,改名为圩墩遗址公园,景观结构分为“一环、两轴、四区”,一环即环绕中心湖区,串联各主要景点的景观环廊,两轴为东北往西南方向的景观主轴和由西北往东南方向的景观次轴,四区为历史展示区、生态体验区、城市开放区、文化交流区。
      除了强调历史文化遗存,新公园也是能满足当代人审美需求的遗址绿地。据介绍,本次公园改扩建,在圩墩遗址公园的不同区域内,种植了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观。比如,地面绿化,以植物独有的季相变化来演绎生命的轮回。春季百花争艳、夏季绿草成茵、秋季硕果累累、冬天树木苍劲。水域绿化,则体现了丰富的水系植被系统,园内大量种植了黄菖蒲、玉婵花、溪荪、荷花、睡莲、水竹芋、慈菇、水葱、芦苇、水烛、条穗苔草等水生植物20余种,打造了各种风情的水生植物景观。
      再现6000多年前圩墩文明的圩墩遗址博物馆,是整个公园的一大亮点。圩墩遗址博物馆以“常州第一村”为展示主题,将圩墩遗址的文化进行有机分类,根据不同的分类,设计不同的展示空间。从陆地转入水中,进而到地下,以多维的景观空间演绎不同文化氛围。通过雕塑组合、结构剖面造景、二维背景结合动态投影画面等手法再现了圩墩人生存的大环境、圩墩人居住的建筑、圩墩人生活的用具、圩墩人聚在一起用餐的场景以及圩墩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博物馆的设计、建设和布置,均由专门研究马家浜文化的浙江大学实施。圩墩遗址博物馆开放后,将不定期地举办各类科普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圩墩的历史与文明。圩墩遗址博物馆试运行期间,每周二至周日开放,开放时间为每天9:00—16:00,周一闭馆。市民游览圩墩遗址博物馆,可乘坐开往戚区的8路、7路公交车前往。

主办单位:常州市城市管理局 常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常州市园林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2号楼A座1-2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298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13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