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1日,在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常州公司)为常州项目发电量突破9000万度的喜庆丰收成功告捷之际,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陈小平满面春风地莅临常州公司检查指导工作。陈小平总裁笑逐颜开地说:“常州项目今年生产运行效果很好,值得认真总结推广。”这温馨话语犹如一股幸福暖流注入我们的心田,激起多少酸甜苦辣交融的往事如泉水般涌出,让我们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阳春三月,灿烂的阳光迎来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陈小平先生。他漫步在鸟语花香的厂区: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常州市生活垃圾发电厂;他疾步走进员工食堂:就是要像这样把员工的膳食做好,让大家精神抖擞地去努力工作;他细致察看生产厂区后一锤定音:光大环保能源(常州)有限公司商业运营目标——以安全文明生产为基础,以稳定运行、达标排放为根本,优化运行管理,争创行业示范企业。
目标一旦确定,就犹如在大海里的航船有了指路的明灯。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有了方向,就有了路线;有了路线,就有了铿锵步伐;有了铿锵步伐,就有了成功之路的开始。在技术创新路上,用汗水和智慧凝结而成的20多项技术改造项目确保了全厂设备系统健康、高效运转;在生产运行路上,以垃圾仓管理为源头,以安全生产为中心,修订和完善生产值际考核办法,不断探索和创新,把炉温控制、蒸汽量与负荷控制,机组参数、安全生产的指标最佳组合而成一道“紧箍咒”,让运行人员在高标准、严要求的过程中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求取“真经”,修成“正果”:吨垃圾发电量高达330度,达到国内行业先进水平;在污水处理路上,仅用五个月就完成调试进入稳定运行阶段并达到污水处理一级标准排放,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的又一标杆;在环境治理路上,以环保达标排放为天职,注重垃圾焚烧过程控制,注重环境安全基础管理,注重加大环保投入,注重环保技术创新与技术改造,达成现场常态化保持无异味的目标。
汗水洗就业绩,心血浇灌丰收。为了实现目标,为了成功,我们挥汗如雨,奋勇拼搏。在外围协调上,我们的“班长”朱福刚来回穿梭在南京与常州、城区与村镇之间,快速完成了转商业运行的所有审批手续;及时协调解决了垃圾量不足、污水排放等诸多难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精心设计,精细施工,用汗水与雨水、智慧与心血凝结铸造了一座尽显江南古典园林与现代工业和谐交融的风貌的花园式垃圾发电厂。在检修管理中,酷暑之中检修人员汗流浃背,火中清焦,彰显英雄本色;在市场拓展上,用品牌说话,用汗水浇灌,历经磨砺,百折不挠,成功拓展宿迁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在生产运行管理上,酷暑,一块冰糕,捎来领导的人文关爱;寒冬,一句感人肺腑的问候语,带来领导的温馨祝福;夜晚,领导办公室的灯光,几乎每天都陪伴我们到很晚,甚至到深夜,这灯光与中控室的灯光遥相呼应,相互交辉,共同演绎生产步步高的蓝图:截止12月20日共处理生活垃圾36.22万吨,发电9030万度,实现达成项目设计能力的目标。
快马加鞭争朝夕,壮志凌云写春秋。一年来,我们发扬光大精神,争创环保名牌;我们致力环保产业,创造美好环境;我们夯实管理基础,演绎丰收之歌。我们以政府满意、群众放心为宗旨,以社会责任和环保责任为己任,真抓实干,务实创新,将一个环境优美、环保达标排放、管理精细的花园式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呈现给1500余名参观考察者:国家环保部官员春风满面巡视厂区环境;省市各级领导笑逐颜开地细细品味“真情付出、合作双赢的硕果”;《常州日报》记者撰文称赞常州公司“常州光大垃圾发电走在全省前列”、“科技企业更科学,环保企业更环保”。漫步厂区林荫大道,留下一路欢声笑语:老市长孟金元高兴地说:“成功了,有启示”;市领导总结:“技术很先进、管理很有序、环境很优美、效益很显著,合作很愉快”。省建设厅领导专家考评鉴定:“技术先进,质量优良,管理精细,运行良好,排放达标,环境优美,综合评定98分,评价等级A级”。宿迁市宿城区长李健兴奋激言:“我们宿迁市就要建这么漂亮的垃圾发电厂”。北京市顺义区副区长赵贵恒发表参观感言:“这是我参观见过的环境最优美、环保达标排放最好(现场无异味)的花园式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所在的剑湖村民的环保评价:“现场无臭味,环保达标排放,厂区环境优美,技术先进,效益明显,我们坚决支持常州公司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009,是难忘的一年,是难忘的开始,是难忘的成功!是光大环保和各级政府的领导的温馨关爱,让我们力量无穷;是当地百姓的支持,让我们有了生根发芽的土壤;是和谐团队,让我们战胜艰难险阻,是光大精神,让我们满腔热情写春秋。是明灯指路,让我们敲开成功之门,是汗水润喉,让我们欢唱丰收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