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全国首创“全寿命”垃圾填埋场 目前,城市生活垃圾的集中无害化处理已成为困扰全世界所有城市的难题。常州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在市城管局、市科技局的支持下,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总院合作引进国内领先的“全寿命管理”理念,使垃圾填埋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生活垃圾填埋场全寿命管理”就是视生活垃圾填埋场为一个“生命体”,将其从“生”到“死”整个生命过程分为工程建设、运营管理、封场建设、后期保养等四个阶段,从而使填埋场在环境、社会、经济方面取得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全寿命”生活垃圾填埋场在设计建设时就已经确定填埋场的各个发展阶段,并根据各发展阶段,动态安排防渗、道路、雨污分流、气体导排利用等设施。也就是说,在建设初期,即做好了长期的规划,保障未来的运营和维护。众所周知,垃圾填埋场的运营管理,主要是处理好生活垃圾及其产生的副产品 ——渗沥液、臭气、蚊蝇等。采用“全寿命管理”理念的填埋场,充分利用建设阶段形成的新的硬件设施,对填埋场各类作业创造运行经验与规律,使各阶段作业合理衔接。当填埋场达到设计填埋高度后,必须进行封场覆盖,“全寿命管理”的填埋场通过先进技术处理废液、病菌、废气及蚊蝇的繁殖扩散,提高垃圾堆体的安全性,进行填埋场的生态修复。 一个“全寿命”生活垃圾填埋场只有完全稳定后才可以撤出管理人员。其标志是填埋场不再产生任何对环境的污染、堆体已经完全稳定。而在后续管理阶段主要是做好填埋场的各种维护工作,包括垃圾渗液和填埋气体的处理、填埋场地的沉降观测与维护、基础设施的不定期维护以及填埋场内及周边环境的连续监测。 环境工程专家认为,“全寿命”生活垃圾填埋场能通过全过程的跟踪管理,以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最大限度节约土地资源,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使生活垃圾填埋场在环境、社会、经济方面取得可持续发展。 目前,这一科技成果已经在常州生活垃圾填埋场中得到应用,并将为国内其他城市垃圾填埋场提供范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