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管之窗 >> 市容环卫 >> 环境卫生 >> 内容
弯弯的道路在延伸——写在常州项目建成投产之际
发布日期:2009-04-13  来源:城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到过四川大山深处和在汶川亲自参与抗震救灾的人们,都会一个深刻的感触:一条道路,以其无限的生命力在群山之间不断蜿蜒。难怪诗仙李白发出“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感叹。道路虽然坎坷不平,但人们始终相信“无限风光在险峰”;人们会齐心协力、坚忍不拔地朝着实现目标的道路奋勇前进。 路,为啥都是弯弯曲曲的?能够找到一条笔直的路吗?沿着光大环保六年的创业发展轨迹,感受到的是曲径通幽之路;翻开光大环保常州项目工程建设历史的一页又一页,看到的是一条由常州项目团队用“言谈举止”书写“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画面雕刻在弯弯的建设精品示范项目道路上。

    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自2007年6月5日土建开挖以来,常州项目团队在各级领导和同仁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克服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战高温,斗严寒,顶风雨,抗暴雪,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至上”的基建理念;始终坚持“吸收创新、优化提高、打造行业精品示范工程”的建设目标;始终秉承“诚信、务实、创新、高效”的工作作风,科学谋划,严格管理,精雕细作,追求卓越,于2008年11月6日顺利通过“72+24”小时满负荷试运行考核,由此从紧张的工程施工时期转入工程试运行的新阶段,一场“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金钱”的拼搏战全面拉开帷幕。常州项目公司总经理朱福刚从陈涛总经理手中接过项目管理“冲锋号”,吹响了“夯实基础规范管理、稳定运行创建精品”的前行道路之歌,春风荡漾踏歌行,“万方乐奏有于阗”:外围协调路上无数次弹奏起验收检查、快速办理商业运行审批手续的交响曲;生产运行路上演唱以垃圾仓管理为源头、规范管理与安全文明生产为基础、稳定运行为中心、技术更新为龙头、环保达标排放为天职,团队实力为后劲的生产步步高的丰收之歌;经营管理路上扎扎实实地演练以打造员工个人软实力为点、企业文化软实力为面的大合唱。大家面对困难思措施,面对问题思良策,面对变化思创新,争分夺秒地向质量、管理、创新争效益,先后顺利完成省电力质监站机组启动后验收检查、省建设厅组织的项目达标投产初步评价检查、省建设厅组织召开的启动验收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机组移交生产交接验收检查(省建设厅正式批准常州项目进入商业运营的新阶段,是试运行时间最短、试运行业绩走在全省前列的垃圾发电项目之一),终于实现了人们认为难以实现的目标------2008年11月20日两炉一机正式移交生产,商业运营的时间比计划提前41天,比特许经营权协议规定的期限提前5个月。常州项目在试运行14天内就顺利转入商业运行,在同行业工程建设史上书写出快速高效的历史记录。铁的事实再次证实“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至理名言,也充分证明一个团结务实、和谐拼搏、勇攀高峰的团队力量无穷,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步伐。探寻常州项目团队敢于拼搏与创新、细致管理见成效的试运行之路,让人们深刻体会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哲学内涵,同时映证了从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光大环保事业“得道多助”的科学性,全面反映出光大国际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决心和毅力。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座现代化气息浓郁的常州市垃圾发电厂像一颗璀灿的明珠吸引参观者纷至沓来,络绎不绝。国家环保部官员满面春风漫步厂区;江苏省发改委、建设厅、环保厅等省级部门领导陶醉在中央控制室;常州市各级政府部门领导、高校师生、环卫职工等社会各界人士细细品味“真情付出、合作双赢的硕果”;安徽、浙江等外省的客人慕名而来,发出“要建就建像这样的现代化垃圾发电厂”的感叹之声。

    2008年10月4日《新华日报》从焚烧运行过程、垃圾处理技术、垃圾处理量、环保等方面对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行了报道;2009年10月16日,韩国重要媒体全北道民日报对此进行了转载;《扬子晚报》、《现代快报》、《常州日报》、江苏电视台、常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多次对常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报道,在常州以及周边地区引起轰动效应。

    2009年2月21日江苏省首次垃圾发电项目初步评价工作会议在常州项目公司召开。江苏省建设厅组织专家组对拟作为全省样板工程的常州项目达标投产初步评价,综合评价为98分,综合评价等级为A级。专家评估组认为常州项目从设备、质量、现场管理、厂区环境、防臭等许多方面表现出色,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走在了全省垃圾发电项目试运行方面的前列,成绩斐然。

    2007年11月26日,具有丰富工程管理经验的常州市副市长孙国建,用“目标明确、管理严格、创优创新、合作愉快”16个字表达了视察建设工地后的感受,并对光大作为业主如此精细地管理项目给予高度评价。2009年2月24日下午,常州市委常委、市政法委员会书记孙国建和原常州市市长孟金元冒着淅淅沥沥的春雨视察厂区。孙国建书记用“技术很先进;环境很优美;管理很有序;效益很显著;合作很愉快”25个字笑容满面的概括了参观考察感言;常州市原市长孟金元作了总结性发言,他说,今天天气不好,但心情非常好。他用“成功了、很高兴、有启示”9个字表述了自己抑制不住的喜悦之情。

    “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2009年3月30日光大国际行政总裁陈小平在视察常州项目说出自己的感言,并称赞常州项目在细致上下了功夫的。    

    是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春意盎然、姹紫嫣红的现代化垃圾焚烧发电厂怎能不使得一批又一批参观者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呢!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在江南3月春光明媚的时节,人们漫步在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幅壮丽的图画呈现在眼前:灿烂阳光下,一条条厂区道路纵横延伸;朗朗晴空里,一幢掩映在绿树成荫中高楼伟岸直指苍穹;和风吹拂中,一片片庭园绿地错落有致;一棵棵杨柳枝轻抚下的“小桥流水人家”,给你江南三月好春光的美感。昔日大水塘变成今日的主厂房,常州市垃圾焚烧发电厂处处强烈地散发着时代的俊朗优雅,变化造就了光大环保常州项目团队的成熟,变化也创造了一方水土的秀美,变化更显示了人与自然的一种气度。

    常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建成投产见证了光大人的智慧和能力,见证了建设者们无畏的拼搏精神。伴随着成功而至的是掌声和鲜花,对于光大人来说,项目的建成投产,是一次挑战,一次洗礼,更是一次超越。

    开头已兆光明镜,人迎新绩扭秧歌。认真审视常州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有这样一组运行数据异彩纷呈:机组从整套启动到完成(72+24)小时满负荷运转仅用6天;从试运行到商业运行仅用14天;2009年第一季度生产运行数据喜人:两台焚烧炉和一台凝气式15兆瓦的发电机组运行时间都超过2000小时,发电量超过2000万度,焚烧生活垃圾超过7万吨,向常州市民提供绿色电能为每吨垃圾发电达300度,真正实现光大环保变废为宝的诺言。

    数字是枯燥的,但枯燥的背后是心血和汗水的凝结!

    数字是跳跃的,但跳跃变化的背后是光大环保运行管理方式的变革和新技术的不断更新!

    数字是简单的,但简单的背后是光大环保常州项目团队“我为光大添光彩”奋勇拼搏的过程!

    从这些数据中可以强烈的感受到,光大环保常州项目团队加快发展,大步跨越的劲风正扑面而来。  

    “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常州项目团队众志成城走过工程建设的弯弯之路,又满怀豪情壮志奔驰在“夯实基础规范管理,稳定运行创建精品”的曲折道路上,如何把项目建设成为管理和技术第一流的精品示范工程?如何确保常州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路漫漫,其修远兮。光大环保常州项目团队尚需继续弘扬“诚信、务实、高效、创新”工作作风,生产运行管理逐步规范化和科学化,扎扎扎实实做好商业运行管理各项工作,努力把常州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现代化标志性的环保工厂及环保教育示范基地,让市民满意、让政府放心!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常州项目团队尚需将汗水与智慧变成铺路石,夯实基础奋勇当先,前进的道路犹如群山环抱的山间小路,置身其中并为之不懈努力,你定会感受到诗圣杜甫的《望岳》之情: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看,常州项目团队犹如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冉冉升起,充满无限生机和活力;瞧,常州项目团队正步伐铿锵地跨越前行,弯弯的道路无限延伸……

    

主办单位:常州市城市管理局 常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 常州市园林局
地址:常州市龙城大道1280号2号楼A座1-2层   网站地图
联系电话:0519-85682986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13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