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和22日,市城管局先后两次召集各区城管科负责人就非机动车管理的现状和模式进行了座谈。大家一致认为,虽然BRT和公交车的投入使用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但是目前我市非机动车的数量仍然较为可观。虽然市政府投入了一些资金由各区派专人管理,但是管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车主图方便,不服从管理,停车随意性较大。非机动车的优点就在于便捷,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所以使用的大多数是学生和在市中心上班、办事的市民。很多市民买东西就停在临街商店门口,有的甚至就锁在树干上,根本不停在划线点上,管理人员来回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指出,很多市民却不理解、不配合,有的还大吵大闹。 二、道路改扩建,停车位置受限。许多原定的停车地点由于道路的改扩建已经不符合停车要求,但是有临街店面就有顾客,就有车辆停放,这一矛盾相当突出。 三、管理人员工资偏低,积极性不高。我市钟楼、天宁、戚区原定管理人员1000人,但是由于核定人员工资是500元,低于全市最低工资标准,许多下岗人员都不愿意干。在招募不到人员的情况下,各区都采取加薪减员的办法,在管理人员大大减少的情况下,管理效果自然就不理想。 对于以上原因,大家认为要改变目前非机动车停车乱的状况,可以从几点入手: 一、取消划线定点管理的模式,改为整条道路连续停车管理。这样可以避免定点地方有人管,比较规范,不划线地方没人管的状况。但是需要增加大量的管理人员。 二、集中精力管理城区主要道路,确保中心路段的停车管理。 三、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由具有一定资质的公司派专人管理。 |